引言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科技引领未来,革新创造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发生着变化。新兴多媒体行业的迅猛发展,巨大的媒体信息扩张使得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网络时代的到来也能够方便人们更方便快捷的工作、学习。然而,正是由于这种便捷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疏远。嘈杂的人群中经常会感到莫名的失落和寂寞,其实人们在这种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环境下更加需要一个温馨、舒适、情感化互动的生活空间。而这种交互式的生活来源于我们身边的产品与包装,因此当代设计师应该赋予产品与包装更多的精神、文化、思想、交互理念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且,Holbrook在1980年就断言,能够引发消费者共鸣的产品才能产生良好的情感化反应。在如今设计被企业高度重视的时代,情感化也成为了产品包装设计的必须因素。人们对产品的关注已经从基本物质功能转变为精神需求,更多的是以情动人、情景交融,来带给消费者亲切、喜悦和温馨。从市场营销学的研究角度也表明,理性思考对于最终的购买决定只起辅助作用,最终的购买决定很大程度取决于产品的情感化因素,因此现代科技下的产品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情感化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情感化设计的理念是由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教授提出的,情感化产品包装设计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消费者的情感取向和诉求目标对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情感化设计的理念诉求也在不断提高。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变化,使得设计理念也发生了变化,由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过渡到了青蛙公司提出的“形式追随情感”(Form follows Emotion)的设计理念,情感化产品设计也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1 情感化设计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唐纳德·A·诺曼教授在其著作的《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一书中,指出人脑对获得的信息有三种不同的加工水平,分别为感官的或本能的(Visceral)、行为的(Behavioral)、反思的(Reflective),与人脑的这三种加工水平相对应,情感化设计也有三种层次:感官层次的设计、行为层次的设计、反思层次的设计。
消费者对产品包装的关注,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观察与解读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寻求自我审美价值和情感归属的心理活动。
1.1 国外发展现状
情感化产品包装设计这一理念的提出并不遥远,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设计领域也提出过这一理念,虽然已经广泛运用于汽车、家用产品、建筑等领域,但这一理念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运用,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产品包装设计方法上面,其理论仍处于定性阶段,设计产品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产品情感化的期许。
1.2 国内发展现状
中国传统美学主张“ 中和为美”,“和”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产品包装设计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必然受到情感的影响。在国内,情感化设计理念也处于提出阶段,大多数产品的消费对象决定了情感化产品目前处于较小人群试用阶段,因为大多数产品还是面向普通老百姓,他们对产品的目前需求很大一部分还是基本功能和质量的保障。但对中国来说,情感化设计具有现实的战略性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慢慢深入情感化设计理念,并投入实践,对于本来就发展中的中国设计,能否在这一新思想的潮流下,大胆改革创新,赶超西方欧美发达国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目前理论方面,国内心理学专家已经做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包括《有关情感化设计的设计心理学》、《生理学理论》、《现象学理论》、《行为学理论》、《认知理论》等。
2 情感化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情感化设计(Emotionaldesign)的概念是一个从E-motional cognition(情感认知)衍生到Design(设计)范畴的提法,所谓产品“情感化设计”就是在保证产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蕴涵精神功能,即产品向用户传递某种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从而激发用户正面积极情感的设计理念。
富有感情的产品,能够“说话”,它可以使第一次看到它的人喜爱它,有与之交流的冲动,并且经常成为最终消费者购买的决定因素。
对于“情感化设计”,学术界和工程界的提法不尽一致。日本和韩国一般称为“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并设有“感性工学学会”等研究组织。欧洲学术界基本接受感性工学的提法。在我国,工程学术界一般也接受日本感性工学的相关概念,称之为“感性意象或感知意向”。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常常将情感化设计称之为“Affective Design” 和“EmotionalDesign”,两者的意思差不多,但也有不同之处。“AffectiveDesign”多半是指给人舒适、愉悦的感觉,是一种好的感觉,褒义的。“Emotional Design”则是偏向于客观陈述,“情感化”它可以指好的情感,也可以指不愉悦的情感,或者没有引发消费者共鸣的情感。很显然,后者的范围概念大于前者。
3 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都对情感化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做了相应的研究和统计,但仍然没有系统的完善的支撑理论和概念范围。因为它不是一个理性的、定量的概念,而是一种感性的、人为的主观因素,这种感性因人而异。目前国内的情感化设计理论依据偏向于认可日本的感性工学理论。它是一种将感性的不确定的变量转换为定量的表达,从而更加方便、直观的设计出符合人们期望的产品。《情感化设计》中阐述了情感化因素在一个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以本能、行为和反思为基础,意在从这3个方面进行新产品的情感化创新设计,并尽可能引发消费者购买的冲动,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林伟《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表现》分析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的特点和要求:情感化设计是把人的情感溶入具体设计中、情感化设计是让产品的可用性更加突出、融入文化内涵的产品设计更具情感化。指出情感化不是唯美的表现,分析情感化和可用性
4 现代设计的情感化趋势
情感化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从以产品本身为中心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且也将是今后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它更加侧重于人们内心的需求和感受,并且通过这种情感需求,转化为定量的因素来体现在设计中,通过故事、材质、邢台、光影、色彩等各种载体来体现情感化的元素和理念,让消费者直观的感受到产品的与众不同。
并且,现代情感化的趋势是由科技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需求的增加而形成。但是当我们在追求情感化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质量等问题,过度追求产品的精神需求功能而忽视本身的设计就会导致本末倒置的问题产生。这并不是说不应该或者不提倡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情感化因素,而是说要注意这个度,如何将情感化合理、适当的融入其中,融入过多容易出现买椟还珠的现象,融入不够又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情感化体验。
结语
情感化设计是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占有优势,中国则刚刚起步。特别是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东西部经济差异较大,无法于短时间内在情感化设计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由于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各个民族和地域有着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以满足我国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需要。
同时,由于情感可以给产品带来较高的附加价值,运用好这一设计方式可以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产品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运用设计师的智慧创造一种情感的桥梁,以适应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以人为出发点,综合思考人-产品-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新时代的新探索。